学院举办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系列辅导会

发布时间:2025-03-03 15:48:30 作者: 浏览次数: 次


为提升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质量,学院于2月27日至3月2日分组开展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系列辅导会。辅导会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通过"一对一"指导,重点围绕选题、创新点凝练、写作技巧等关键环节进行深入辅导。会后老师们普遍反映,辅导会显著提升了申报书质量和研究思路,为后续申报打好了坚实基础。

   

2025年2月27日,重庆智能绿色研究院的王化斌研究员莅临学院,为药理组进行了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撰写的专题指导。首先,药理组老师们向专家们详细介绍了各自拟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背景、目标、创新点以及预期成果等关键内容。专家认真听取后,从选题的前沿性与创新性、研究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技术路线的合理性与完整性、预期成果的可实现性以及申请书撰写的规范性等多个维度,对教师们的申请书初稿进行了深入剖析与精准点评。他不仅指出了申请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如部分研究内容阐述不够清晰、研究方法缺乏详细论证、创新点挖掘不够深入等,还提出了针对性的修改建议,为教师们指明了改进方向。

                                                       

2025年2月27日,复旦大学占昌友教授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俞淼荣研究员应邀参加学院药剂组国自然申报书辅导会议,会议采取在线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两位专家分别从摘要、研究意义、研究背景、研究目标、关键科学问题、创新性、研究内容、前期研究基础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评阅和指导,对目前项目申报书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如何改进给出了详细建议。占昌友教授与俞淼荣研究员对创新性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细节的把控给予了在场老师极大的启发,引起了长久热烈的讨论。在场老师们纷纷踊跃提问,展现了浓厚的求知欲,占昌友教授与俞淼荣研究员对老师们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深刻的解答,使大家都受益匪浅。


                           

2025年3月1日,药物分析方向邀请了北京化工大学汪乐余教授、湖南大学张晓兵教授和西南大学的黄承志教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进行了指导。三位专家对每位申请人的项目申请书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点评,要求语言描述准确规范、研究对象具体化、逻辑符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要求,对项目的理论依据的科学性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对项目的摘要、申请代码、科学问题属性等细节进行了技术性指导,对立项依据、研究目标、关键科学问题的提出和凝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讨论,对可行性和研究基础表示充分的肯定。专家们的点评非常有建设性和指导性意义,有利于申请书的进一步提升,他们将根据各位专家的指导意见进行深入的修改,争取提高申请书的成功率,也为今后的研究进一步凝练方向和特色提供了方向。

                           

2025年3月1日,药物化学组邀请到中山大学黄志纾教授与太原理工大学周荣教授莅临指导。两位资深专家对申请书展开了全面且细致的评审。在评审过程中,专家们针对申请书的关键词、摘要、申请代码以及科学问题属性等关键细节,给予了专业的技术性指导。同时,就立项依据、研究目标的精准设定,以及关键科学问题的提出与凝练,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们对项目的可行性与研究基础给予了充分肯定。各位项目申请人一致表示,专家们的指导极具建设性,为申请书的优化提升提供了宝贵思路。后续,申请人将依据专家建议,对申请书进行深度修改,力求提高获得资助的几率。此次指导会议不仅助力申请书质量的提升,更为申请人在未来研究中进一步明确方向、凸显特色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3月2日,中药及天然药物方向邀请了西南大学的陈敏教授和齐红艺教授,对组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进行了指导。申请人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基金申请书。然后,专家对申请人的项目申请书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点评,对项目的关键词、摘要、申请代码、科学问题属性等细节进行了技术性指导,对立项依据、研究目标、关键科学问题的提出和凝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讨论,对可行性和研究基础表示充分的肯定。各位申请人一致认为专家们的指导非常有建设性意义,对申请书的进一步修改提升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建议,他们将根据各位专家的指导意见进行深入的修改,争取提高申请书的资助几率,也为以后今后的研究进一步凝练方向和特色提供了方向。

                           




撰写:安春华    

初审:安春华

复审:张霄

终审: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