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
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类 别 名 称 |
中药学硕士 |
类 别 代 码 |
1056 |
领 域 名 称 |
不区分专业 |
领 域 代 码 |
105600 |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 2017 年 6 月 6 日
全日制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领域培养中药学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要求掌握扎实的中药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在中药产业实际工作中独立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胜任中药生产、质量评价、新药开发、中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注册申请及社会服务等工作。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
本专业学位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3-5年。其中在校课程学习和校外实践时间均不少于半年。
三、课程设置、学分及考核方式
攻读全日制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须完成以下课程的学习和必修环节,总学分应不少于28学分。
课程类型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单位 |
考核方式 |
是否学位课 |
公共基础 |
11105600001 |
外语 |
1 |
4 |
72 |
研究生院 |
考试 |
是 |
11020000003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 |
1 |
18 |
研究生院 |
考试 |
是 |
1102000000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1 |
2 |
36 |
研究生院 |
考试 |
是 |
专业基础 |
11105600005 |
中药学中外主文献研读 |
1 |
2 |
36 |
导师组 |
考试 |
是 |
11105600012 |
中药药理与现代应用 |
1 |
3 |
54 |
导师组 |
考试 |
是 |
11105600013 |
临床中药学 |
1 |
2 |
36 |
导师组 |
考试 |
是 |
行业领域前沿 |
11105600014 |
药学前沿技术 |
1-2 |
2 |
36 |
行企业专家 |
考查 |
是 |
11105600022 |
药物案例分析 |
1 |
1 |
18 |
行企业专家 |
考查 |
是 |
实践教学类 |
11105600015 |
典型分析仪器工作原理及使用 |
1 |
1 |
30 |
导师组 |
考查 |
是 |
11105600016 |
典型制剂设备工作原理及使用 |
1 |
1 |
30 |
导师组 |
考查 |
是 |
专业选修 |
11105600017 |
中药研究进展 |
1 |
2 |
36 |
导师组 |
考查 |
否 |
11105600018 |
中药新药开发与评价 |
1 |
2 |
36 |
导师组 |
考查 |
否 |
11105600008 |
中药材生产方法与技术 |
1 |
1 |
18 |
导师组 |
考查 |
否 |
11105600019 |
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 |
1 |
1 |
18 |
导师组 |
考查 |
否 |
11105600020 |
现代制药工艺学 |
1 |
1.5 |
27 |
导师组 |
考查 |
否 |
11105600021 |
新药申报与注册 |
1 |
1 |
18 |
导师组 |
考查 |
否 |
必修 环节 |
开题报告及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
2 |
按培养单位文件提交相关材料。 |
|
实践环节 |
2-3 |
6 |
半年-1年 |
第3学期初进行专业实践考核。 |
|
|
|
|
|
|
|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补修课程 |
1145 |
中医基础理论 |
|
不 计 学 分 |
任 选 3 门 |
|
|
|
1146 |
中药学 |
|
|
|
|
1147 |
中药炮制学 |
|
|
|
|
1148 |
天然药物化学 |
|
|
|
|
1149 |
中药药剂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培养方式及方法
依托利用三峡库区中药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平台,充分利用重庆地区中药产业相关资源,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中药学专业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教学方面:以西南大学从事中药学教学和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主,引进三峡库区中药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核心单位同时也是校外实践重点基地的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的部分专家为辅,开展中药产业相关技术和工艺课程教学;系统培训和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实践教学方面: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为主,西南大学和重庆市中药制药企业为辅,开展本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工作技能,尤其是培养学生迅速进入中药生产和质量控制各环节的能力,凸显本专业的特色。
中药学专业学位论文方面:论文的选题来源于中药材原料生产、中药制药、中药质量控制、中药产品应用等环节中的实际问题,研究成果能够尽快应用与中药产业,充分体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基本原则。
五、学位(毕业)论文与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选题须与中药产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体现学生运用中药学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中药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类型可以是质量较高的现场调查分析报告、针对主要技术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解决方案,或者其它相关研究论文。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安排在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后进行,于第二学期中开展该项工作,学生原则上应回学校或在实践基地做开题报告;学院和实践基地应成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开题报告审查小组(由校内外导师和相关专家3~5人组成),对选题报告的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是否具有应用价值或社会效益等进行论证和审查,最后以开题报告通过、不通过或重新做开题报告提出具体意见。开题报告通过后学生应及时登陆西南大学研究生院管理信息系统,填写提交学位论文选题相关信息,打印相关纸质材料一份交学院存档备案。选题报告公开论证会距学位论文答辩时间应至少相隔半年以上。论文工作须在两位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在论文研究过程中,应不断进行总结,及时向导师及相关专家汇报论文工作情况,导师应经常了解研究生论文进展情况并及时给予检查和指导。
实践环节完成的实践报告是学位论文的重要部分,作为独立部分整合在学位论文中,也是答辩环节必不可少的审查内容。
攻读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至少应有2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应至少有一名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参加。作者的指导教师不参与其本人的论文评阅与论文答辩,论文评阅人不得兼任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答辩等工作按《西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六、学位授予与毕业
完成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取得规定学分,达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成果(具体要求有培养单位提出),撰写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相应专业学位,获得注明学习方式(全日制)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