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我院刘雪梅教授主持的《制药工艺学》课程和朱小康副教授主持的《贝诺酯原料药实验室合成与工业化生产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成功入选,分别获批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这是我院持续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深化教育教学内涵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

《制药工艺学》课程立足新工科建设,聚焦制药行业技术前沿,以“两性一度”为标准重构教学内容。课程团队通过案例教学、项目式学习、校企协同育人,强化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贝诺酯原料药实验室合成与工业化生产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聚焦原料药研发-生产全流程,构建“实验室小试和工业化生产”虚实结合教学场景,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比对小试和放大生产中工艺路线、生产环境、设备、流程管理等方面差异,有效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后,两门课程将进一步深度融合AI技术推动教学变革。开发智能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集成工艺参数预测模型与个性化学习系统,横向联动《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制药安全与环保》等核心课程,纵向贯通“基础理论-虚拟仿真-工厂实训”教学链,助力新工科人才培养。
截止目前,我院共有四门课程(包括生物技术药物学、基于VR技术的强心苷药理作用虚拟仿真实验)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彰显了我院在药学和制药工程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厚积淀。学院始终坚持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为引领,持续优化“金课”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以数字化、智能化推动药学和制药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升级,为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撰稿:刘雪梅 朱小康
初审:张保顺
终审:陈敏